1. 核心定位与发展方向
l 系部名称: 机电工程系。
l 一句话核心定位: 机电工程系是立足区域产业发展需求,培养高素质精密制造与智能控制领域技能人才的产教融合核心阵地。
l 主要服务领域/产业:机械制造行业、智能制造领域、装备维修行业、工业自动化领域、机电设备行业。
l 育人理念/特色: 德技并修、工学一体的育人理念,培养“既会做事,又会做人;既有技能,又能发展”的高素质技人才。“同时突出“实践导向”特色,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课堂,推行“课岗赛证”融合培养,形成“做中学、学中做、做中精”的育人特色。
2. 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
l 开设专业名录: 数控技术应用(中专)、数控加工(技工)、机电一体化、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、
l 培养层次与学制: 中级工,三年制
l 核心培养目标:培养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面发展,懂原理、精操作、会维护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,并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,较强的团队协作和人际交往能力,能适应艰苦工作环境,有创新意识和解决相关技术问题的能力,最终可胜任数控加工、电气设备装调与维修等岗位。职业资格证书:数控车工证书(中级/高级)、 电工(中级/高级)
l 人才培养模式:“项目化教学”、“订单班培养”等。项目化教学以企业真实任务为载体,将知识技能拆解为可操作的项目流程(目标→任务→技能→评价)。学生分组完成“任务分析→方案制定→实操协作→问题解决→成果验收”全周期训练(如数控专业合作加工零件、电气专业组队调试电路),评价聚焦成果质量(零件精度/系统稳定性)与过程能力(团队协作/故障排查),实现“做中学、学中评”。 订单式培养模式,将由校企共定培养方案,按岗位需求(如特定设备操作、产线维护)定制课程与实训(增设企业设备模块,使用同款设备)。学生分阶段企业实习(见习+顶岗),由企业技师指导实操技巧(专属工艺/维护窍门);通过考核后直通合作企业就业(定向入职),达成“入学即入岗预备,毕业即无缝就业”。
3. 师资力量与实训条件
l 师资队伍概况: 高级讲师5人,讲师3人,双师型教师占比6O%以上
l 实训基地/设施:机加实训车间(完成普车、普铣、钳工等项目教学,理论教室和实训设备一窗之隔、打造真实生产环境);数控加工车间(数控车床、数控铣床、加工中心); CAD及数控编程教室;PLC与电气装置实训室;电工综合实训室;电工与电力拖动实训室;机床电气实训室;(电气专业实训室集基础技能(电工工具、线路安装)、自动化控制(PLC编程、电机调速)、机床维修及智能检测于一体,覆盖照明、工业自动化、智能制造等领域,支持课程教学、职业认证及技能竞赛,兼具企业培训功能,实现“教学做赛”一体化培养。满足从基础到高端项目的阶梯式训练需求。)
l 校企合作基地:
4. 教学成果与特色亮点
l 竞赛成果:
谢春鑫 2025年第二届省级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(健身)二等奖
于丽佳 孙秀梅 2023年第一届省级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机器人系统运维项目(双人)优胜奖
于丽佳 吕彦迪 2025年第二届省级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机器人系统运维项目(双人)优胜奖
l 教研成果:
于丽佳 2023年获黑龙江省职业技术培训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;2024年《用定时器实现水位报警》课堂教学被评为黑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示范观摩课
赵赫琼 黑龙江省E类高层次人才
李春燕 铁路局教学能手
l 社会服务/影响力: 车工、电工技能鉴定考点。
l 系部独有的特色项目/活动:
5. 就业/升学前景与发展展望
l 就业方向: 数控设备操作岗、数控编程与工艺岗、数控设备维护岗;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岗,电气设备运维岗、PLC编程与应用岗、供配电与控制岗。
l 合作企业: 黑龙江天有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
l 升学路径: 职教高考
l 未来发展展望:机电工程系(涵盖数控、电气自动化等专业)的未来发展将紧密贴合制造业智能化、绿色化转型趋势,以及职业教育改革方向,紧跟产业升级,强化“智能化”融合 ,聚焦新兴领域,拓宽岗位空间,立足区域产业,强化技术支持,总体而言,机电工程系未来将以“服务智能制造、培养复合技工、衔接终身发展”为核心,从专业内涵、育人模式到社会服务全面升级,成为支撑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人才输送阵地。
实训设备照片
素材(教科研、成果等)